投资策略 |
1、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采用自上而下的多维经济模型,通过对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国内经济情况及经济政策、物价水平变动趋势、资金供求关系和市场估值的分析,结合FED模型,对未来一定时期各大类资产的收益风险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并据此适时动态的调整本基金在股票、债券、现金等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
2、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用自上而下行业配置和自下而上个股精选相结合的股票投资策略,本基金股票的配置重点在优势成长类的上市公司。其中优势成长类上市公司的定义是指由于具有某种竞争优势而能够获得持续成长性的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营销渠道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等各方面,竞争优势为公司的持续成长提供了壁垒,保证了成长质量和成长持续性,投资于优势成长类上市公司的比例不低于股票投资比例的80%。
<1>、行业配置策略
本基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评估各行业,重点考虑具有成长潜力、市场前景广阔和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业,并根据定期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行业配置。
(1)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通过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比较评估行业成长性。
(2)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面主要通过对行业集中度及竞争性、行业市场容量、行业发展周期、行业景气度及相关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个股选择策略
本基金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而企业的持续成长性是推动股价不断上升的因素,能够在高速成长中保持合理估值的企业是本基金的重点投资对象。本基金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的精选具有竞争优势、成长性与估值水平保持动态平衡的成长型上市公司。
(1)定性分析
本基金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考察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及持续成长能力,从更长期的角度来选择具有持续成长能力的上市公司,与定量分析筛选相互补充印证。本基金主要从外部环境、内部因素以及竞争优势等三个方面展开考察及研究。
①外部环境
上市公司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所处行业发展阶段,行业景气程度、行业竞争状况、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在外部环境方面,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是行业成长空间,通过对现有行业成长空间的评估及对未来行业成长空间的预测,来评估上市公司能够具有长期持续成长的外部环境。
②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风险抵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
③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商业模式优势和资源优势等。本基金将综合评估考察上市公司的内部因素和竞争优势,重点关注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
(2)定量分析
本基金通过财务分析构建基础股票池、优选股票池,并通过估值水平筛选个股,构建投资组合。
①基础股票池
为尽可能全面覆盖股票市场,基金管理人在剔除明显不具备投资价值和禁止投资的关联方股票后,例如*ST股票或连续两年ST的股票,将一年内内外部研究员出具中性以上评级研究报告的股票自动纳入基础股票池。
对于基本面已经改善,但是尚未表现在财务报表中的ST和*ST股票,经过内部评估后可以进入基础股票池。
②优选股票池
本基金以基础股票池为基准,从成长性、成长质量、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财务指标筛选出本基金的优选股票池。成长性评估主要参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未来两年息税前利润复合增长率等指标;成长质量评估主要参考营业利润比重、盈利现金保障倍数等指标;营运能力评估主要参考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偿债能力评估主要参考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③投资组合构建
本基金以PEG作为投资组合构建的核心指标,该指标排名靠前的股票作为重点配置。此外,本基金将利用P/B,P/E,P/S等相对估值指标和自由现金流价值(FCF)等绝对估值指标作为辅助判断指标。
对于公司基本面明显好转,但财务指标尚未反映出公司基本面改观,或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基本面出现重大好转,未来业绩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经行业研究员提交相关研究报告后,可以将该股票纳入股票池。
基金经理根据本基金的投资决策流程,权衡风险收益特征后,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变动,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对于存托凭证投资,本基金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精选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存托凭证。
3、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在充分分析债券市场宏观情况及利率政策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构造组合。
(1)以久期策略为债券投资组合的核心策略,通过对宏观经济各项因素的分析分析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趋势变化,调整债券资产组合久期,达到增加收益或减少损失的目的;;
(2)结合收益率曲线的预测,采取期限结构配置策略,通过分析和情景测试,确定长、中、短期债券的投资比例;
(3)充分利用现有行业与公司研究力量,根据发债主体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等情况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品种选择的基本依据。
4、权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对权证标的证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权证定价模型寻求其合理估值水平,在充分考虑权证资产收益性、流动性及风险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配置、品种与类别的选择,谨慎投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 |
分红政策 |
(1)基金收益分配采用现金方式或红利再投资方式(指将现金红利按分红权益再投资日经过除权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为计算基准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可选择现金方式或红利再投资方式;基金份额持有人事先未做出选择的,默认的分红方式为现金方式;若基金份额持有人选择红利再投资,红利再投资的份额免收申购费用。如基金份额持有人在不同销售机构选择的分红方式不同,注册登记机构将以基金份额持有人最后一次选择的分红方式为准;
(2)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3)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即可供分配利润计算截至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净值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4)本基金收益每年最多分配4次,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收益分配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的30%;基金可供分配利润指收益分配基准日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未分配利润中已实现收益的孰低数;
(5)分红权益登记日申请申购的基金份额不享受当次分红,分红权益登记日申请赎回的基金份额享受当次分红;
(6)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7)收益分配时所发生的银行转账费用和其他手续费用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当投资者的现金红利小于一定金额,不足以支付银行转账和其他手续费用时,登记结算机构可将投资者的现金红利按红利发放日的基金份额净值自动转为基金份额;
(8)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