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本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策略、债券投资管理策略、股票投资管理策略、可转换债券投资管理策略、可交换债券投资管理策略、国债期货投资管理策略等。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根据各类资产的市场趋势和预期收益风险的比较判别,对债券、股票(包括A股、存托凭证和港股通标的股票等)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各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进行动态调整,以期在投资中达到风险和收益的优化平衡。
本基金采用多因素分析框架,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市场利率水平、投资价值、资金供求因素、证券市场运行内在动量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证券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进行综合研判。
(1)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基本面产生普遍影响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与汇率变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PPI和CPI数据,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重点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等;
(2)政策因素。进行政策的前瞻性分析,研究不同政策发布对不同类别资产的影响。分析内容包括:规范与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与举措,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3)市场利率水平。分析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对固定收益证券的影响。分析指标包括存贷款利率、短期金融工具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等;
(4)资金供求因素。指证券市场供求的平衡关系,主要考量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及流向的变化,保证金数据,市场换手率水平;IPO及再融资速度,限售股份释放日期与数量,各类型开放式基金认购与赎回状况,融资融券政策的进展,等等;
(5)投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市场整体或行业盈利状况(收入、利润、现金流等)变化,市场价值——市场或行业P/E、P/B与P/CF等的估值水平的变化以及国际比较;
(6)市场运行内在动量。指证券市场自身的内在运行惯性与回归(规律)。参考内容包括:对政策的市场反应特征,国际股市趋势性特征,投资者基于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认可程度的市场信心,市场投资主题,等等;但是,分析核心着眼于发现驱动证券市场向上或向下的基本因素。
基金管理人综合以上因素的分析结果,给出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资产投资机会的整体评估,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基金管理人将根据股市、债市等的相对风险收益预期,调整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资产的配置比例。
此外,本基金还将利用基金管理人在长期投资管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根据市场突发事件、市场非有效例外效应等所形成的市场波动做战术性资产配置调整。
股票投资管理策略
(1)量化选股策略
本基金主要通过量化风险模型精细化控制投资风险,力争降低组合波动。本基金通过多因子模型精选个股获取投资回报,同时通过交易成本优化模型优化组合交易成本、通过组合优化模型构建投资组合,以追求优良的风险调整后投资收益。
通过“风险模型”,将股票组合波动风险拆解到若干解释力度高、可度量的风险因子上,在组合生成过程中控制风险暴露,并对组合风险及时进行事后分析和归因,从而实现投资风险事前识别、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完整闭环,力求将组合波动率和回撤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通过“多因子模型”,从估值、成长、盈利能力、分析师预期和交易特征等多个大类因子对股票收益进行全面刻画和预测,在市场中挑选具备“估值便宜、盈利能力强、业绩高增长、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等优质特征的股票。其中估值因子涵盖市盈率分位数、股息率、市净率等指标,成长因子涵盖净利润增速、营业收入增速、PEG等指标,盈利能力因子涵盖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速等指标,分析师预期因子涵盖预期净利润增速变动、预期PE、分析师评级上调等指标,交易特征因子涵盖换手率、波动率、特异度等指标。
通过“交易成本模型”,根据各类资产的市场交易活跃度、市场冲击成本、印花税、佣金等数据预测本基金的交易成本,优化交易策略。
利用“组合优化模型”,将通过“多因子模型”挑选出的股票,在风险预算的总体框架下,综合考虑预期收益、风险贡献、交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以最大化组合夏普比率为目标,通过优化算法构造投资组合。
(2)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本基金的投资目标和股票投资策略,基于对基础证券投资价值的深入研究判断,进行存托凭证的投资。
(3)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适度参与港股市场投资,以增强整体收益。在港股投资标的选择上,本基金将遵循上述股票投资策略,优先将基本面健康、行业景气度较好、具备估值优势及成长性的港股纳入本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
国债期货投资管理策略
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本基金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适度运用国债期货。本基金利用国债期货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和杠杆操作等特点,提高投资组合的运作效率。
可交换债券投资管理策略
与可转换债券类似,可交换债券的价值取决于其股权价值、债券价值以及内嵌期权价值。对于可交换债券的投资,本基金将采用与上述可转换债券类似的投资管理策略,主要基于多因子模型,对可交换债券的纯债部分价值、期权价值以及目标公司的股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可交换债券进行投资。
可转换债券投资管理策略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取决于其股权价值、债券价值以及内嵌期权价值。本基金主要通过量化多因子模型对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并基于此进行可转换债券组合构建。对可转换债券对应的基础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因子包括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成长性、核心竞争力等,并参考同类公司的估值水平,研判发行公司的投资价值;债券投资价值的评估因子包括利率水平、票息率及派息频率、信用风险等因素;对于可转换债券内含权利价值,本基金将利用期权定价模型等数量化方法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估算,选择价值低估的可转换债券进行投资。
债券投资管理策略
本基金采取“自上而下”的债券分析方法,确定债券投资组合,并管理组合风险。
(1)基本价值评估
债券基本价值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均衡收益率曲线(Equilibrium Yield Curves)。
均衡收益率曲线是指,当所有相关的风险都得到补偿时,收益率曲线的合理位置。风险补偿包括五个方面:资金的时间价值(补偿)、通货膨胀补偿、期限补偿、流动性补偿及信用风险补偿。通过对这五个部分风险补偿的计量分析,得到均衡收益率曲线及其预期变化。市场收益率曲线与均衡收益率曲线的差异是估算各种剩余期限的个券及组合预期回报的基础。
本基金基于均衡收益率曲线,计算不同资产类别、不同剩余期限债券品种的预期超额回报,并对预期超额回报进行排序,得到投资评级。在此基础上,卖出内部收益率低于均衡收益率的债券,买入内部收益率高于均衡收益率的债券。
(2)债券投资策略
债券投资策略主要包括:久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类别选择策略、个券选择策略和信用债(含资产支持证券,下同)投资策略。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以上策略对组合收益和风险的贡献不尽相同,具体采用何种策略取决于债券组合允许的风险程度。
1)久期策略
久期策略是指,根据基本价值评估、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评估,确定债券组合的久期配置。本基金将在预期市场利率下行时,适当拉长债券组合的久期水平,在预期市场利率上行时,适当缩短债券组合的久期水平,以此提高债券组合的收益水平。
2)收益率曲线策略
收益率曲线策略是指,首先评估均衡收益率水平,以及均衡收益率曲线合理形态,然后通过市场收益率曲线与均衡收益率曲线的对比,评估不同剩余期限下的价值偏离程度,在满足既定的组合久期要求下,根据风险调整后的预期收益率大小进行配置,由此形成子弹型、哑铃型或者阶梯型的期限配置策略。
3)类别选择策略
类别选择策略是指在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各类型信用债等债券类别间的配置。债券类别间估值比较基于各类别债券市场基本因素的数量化分析(包括利差波动、信用转移概率、流动性溢价等数量分析),在遵循价格/内在价值原则下,根据类别资产间的利差合理性进行债券类别选择。
在各类型信用债券之间,本基金将基于不同类型信用债券信用利差水平的变化特征、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以及税收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流动性、收益性等因素,建立不同类型的收益率曲线预测模型和利差变动预测模型,并进行估值分析,由此在各类型信用债券之间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在市场配置层面,本基金将在控制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根据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等市场信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变化、流动性变化和市场规模等情况,相机调整不同市场中信用债券所占的投资比例。
4)个券选择策略
个券选择策略是指,在价格/内在价值分析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债券分析流程,鉴别出价值被市场误估的债券,择机投资低估债券,抛出高估债券。
5)信用债投资策略
在进行各类型信用债券的个券选择时,本基金将根据信用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在综合考虑个券信用等级、剩余期限、流动性、市场分割、息票率、税赋特点、提前偿还和赎回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个券内在价值分析,从中重点选择具备以下特征的个券:价值被低估、预期信用等级将提升、较高到期收益率、较高当期收入、预期信用质量将改善、期权和债权突出、属于创新品种而价值尚未被市场充分发现。
本基金将在公司内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和内部信用风险控制的框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发行人公司所在行业状况、以及公司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公司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状况、公司治理等信息,进一步结合债券发行具体条款对债券进行分析,评估信用风险溢价,发掘具备相对价值的个券。
为控制本基金的信用风险,本基金将定期对所投债券的信用资质和发行人的偿付能力进行评估。对于存在信用风险隐患的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及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
本基金主动投资信用债的信用评级应在AA级及以上。其中,主动投资于AA级债券的比例合计不超过信用债资产的20%,主动投资于AA+级债券的比例合计不超过信用债资产的50%,主动投资于AAA级债券的比例合计不低于信用债资产的50%。上述信用评级为债项评级,本基金投资的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等短期信用类债券的信用评级参照评级机构出具的主体信用评级;本基金投资的信用债若无债项评级的,参照主体信用评级。本基金将综合参考国内依法成立并拥有证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所出具的信用评级(不包含中债资信评级),如出现多家评级机构所出具信用评级不同的情况,基金管理人还需结合自身的内部信用评级进行独立判断与认定。因信用评级下降、证券市场波动、基金规模变动等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基金投资比例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评级报告发布之日或不符合上述规定之日起3个月内调整至符合上述投资比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