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及产业趋势、市场利率、流动性水平等因素,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范围内确定债券类资产、权益类资产等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随着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的相对变化,动态调整组合结构,使基金在保持总体风险水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组合。
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结合定量、定性分析,考察和筛选未被充分定价的、具备增长潜力的个股,建立本基金的初选股票池。在股票投资上,本基金将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政策驱动的、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新的增长点和产业中,努力投资兼具好的商业模式与盈利增长可持续的公司。
(1)在行业配置方面,本基金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状况、宏观经济政策、微观产业政策等政策环境,对行业景气度、市场竞争、行业估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具有良好收益或成长前景的尤其是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相关行业进行重点配置。
(2)在个股选择方面,本基金会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筛选股票:
定性方面,本基金会通过市场容量、行业周期、公司及管理层等多个维度对股票的基本面进行研究分析,并筛选出基本面优异的上市公司。
定量方面,本基金将主要通过企业贴现现金流,结合市盈率(市值/净利润)、市净率(市值/净资产)、市销率(市值/营业收入)等指标考察股票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本基金采用年复合营业收入增长率、盈利增长率、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现金流量增长率等指标综合考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盈利水平方面,本基金重点考察主营业务收入、经营现金流利润比、盈利波动程度三个关键指标,以衡量具有高质量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投资吸引力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
(3)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所投资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关注:(1)香港股票市场制度与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存在的差异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影响,比如行业分布、交易制度、市场流动性、投资者结构、市场波动性、涨跌停限制、估值与盈利回报等方面;(2)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汇兑比率变化情况。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
(4)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投资存托凭证,本基金将结合对宏观经济状况、行业景气度、公司竞争优势、公司治理结构、估值水平等因素的分析判断,选择投资价值高的存托凭证进行投资。
信用衍生品投资策略
本基金若投资信用衍生品,将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以风险对冲为目的,并遵守证券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的相关规定。本基金将根据所持标的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的投资策略,审慎开展信用衍生品投资,合理确定信用衍生品的投资金额、期限等。同时,本基金将加强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风险管理,合理分散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集中度,对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及杠杆水平等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与严格的准入管理。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基金管理人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和权益类混合型基金,以及通过二级市场交易方式投资于全市场的股票型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ETF”)。其中,上述计入权益类资产的混合型基金需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1)基金合同约定股票(含存托凭证)资产投资比例合计不低于基金资产60%;(2)根据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最近四个季度股票(含存托凭证)资产投资比例合计均不低于基金资产60%。
对于主动管理类基金,本基金从基金风格、业绩表现、稳定性、规模变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风险调整后收益及风险控制等量化指标对基金进行分析,筛选基金进行投资;对于被动管理类基金,本基金将从标的指数表现、跟踪误差、超额收益、基金规模变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基金还将定期对基金投资组合进行回顾和动态调整,剔除不再符合筛选标准的基金,增加符合筛选标准的基金,以实现基金投资组合的优化。
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丰富、交易方式的创新和基金管理运作的需要,基金管理人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目标的前提下,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适当程序后,相应调整或更新投资策略,并在招募说明书更新中公告。
国债期货交易策略
本基金在国债期货交易中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国债期货作为利率衍生品的一种,有助于管理债券组合的久期、流动性和风险水平。管理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的判断、对债券市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基金构建量化分析体系,对国债期货和现货基差、国债期货的流动性、波动水平、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控,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债券投资策略
债券投资在考虑资产流动性需求及投资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和债券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分析和判断,综合运用久期管理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息差策略、骑乘策略、信用债投资策略等多种积极管理策略,动态调整债券品种结构,力求获取稳定的组合收益。
(1)久期管理策略
本基金根据中长期的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判断债券市场的未来走势,并形成对未来市场利率变动方向的预期,动态调整组合的久期。当预期收益率曲线下移时,适当提高组合久期,以分享债券市场上涨的收益;当预期收益率曲线上移时,适当降低组合久期,以力争规避债券市场下跌的风险。本基金还通过市场上不同期限品种交易量的变化来分析市场在期限上的投资偏好,并结合对利率走势的判断选择合适久期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2)收益率曲线策略
收益率曲线策略首先评估均衡收益率水平,以及均衡收益率曲线合理形态,然后通过市场收益率曲线与均衡收益率曲线的对比,评估不同剩余期限下的价值偏离程度,在满足既定的组合久期要求下,根据风险调整后的预期收益率大小进行配置,由此形成子弹型、杠铃型或者阶梯型的期限配置策略。
(3)息差策略
根据市场利率水平,收益率曲线的形态以及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通过采用长期债券和短期回购相结合,获取债券票息收益和回购利率成本之间的利差。当回购利率低于债券收益率时,可以将正回购所获得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利用杠杆放大债券投资的收益。
(4)骑乘策略
通过分析收益率曲线各期限段的利差情况,当债券收益率曲线比较陡峭时,买入期限位于收益率曲线陡峭处右侧的债券。在收益率曲线不变动的情况下,随着债券剩余期限的缩短,债券的收益率水平将会较投资期初有所下降,这样可同时获得该债券持有期的稳定的票息收入以及收益率下降带来的价差收入;即使收益率曲线上升或进一步变陡,这一策略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边际。
(5)信用债投资策略
信用品种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利率品种基准收益与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是信用产品相对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等利率产品获取较高收益的来源。信用利差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为债券所对应信用等级的市场平均信用利差水平,另一方面为发行人本身的信用状况。
信用债市场整体的信用利差水平和信用债发行主体自身信用状况的变化都会对信用债个券的利差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方面,本基金将从经济周期、国家政策、行业景气度和债券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多个方面考量信用利差的整体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本基金还将以内部信用评级为主、外部信用评级为辅,即采用内外结合的信用研究和评级制度,研究债券发行主体企业的基本面,以确定企业主体债的实际信用状况。
本基金主动投资的信用债(含资产支持证券,下同)的信用评级须在AA+(含AA+)以上,其中投资于信用评级为AA+的信用债占信用债资产的比例为0%-50%,投资于信用评级为AAA的信用债占信用债资产的比例为50%-100%。因信用评级变动、证券市场波动、基金规模变动等非基金管理人因素导致信用债投资比例不符合前述投资比例的,基金管理人不得主动进一步突破相应投资比例。
本基金针对金融债(不包含政策性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政府支持债券、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认定,参照基金管理人选定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项信用评级(如评级机构未出具债项信用评级的,则参考主体信用评级);针对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及其他无债项信用评级的信用债的信用评级认定,参照基金管理人选定的评级机构出具的主体信用评级。
本基金将综合参考国内依法成立并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拥有证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所出具的信用评级(具体评级机构名单以基金管理人确认为准)。如出现同一期间多家评级机构所出具的信用评级不同或无信用评级的情况,基金管理人可结合自身的内部信用研究进行独立判断与认定,具体以基金管理人的判断为准。若未来信用债券评级体系发生较大变化,届时在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无实质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在履行适当程序后,本基金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相应调整,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本基金持有信用债期间,如果其信用评级下降不再符合前述标准,应在评级报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调整至符合约定。
(6)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着重对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对应的基础股票进行分析与研究,对那些有着较好盈利能力或成长前景的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进行重点选择,并在对应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估值合理的前提下集中投资,以分享正股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本基金还将密切跟踪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财务压力、融资安排、未来的投资计划等方面推测、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确认上市公司对转股价的修正和转股意愿。
(7)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深入分析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利率、发行条款、支持资产的构成及质量、提前偿还率、风险补偿收益和市场流动性等基本面因素,估计资产违约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并根据资产证券化的收益结构安排,模拟资产支持证券的本金偿还和利息收益的现金流过程,辅助采用定价模型,评估其内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