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投资于标的指数中具有代表性和流动性的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或选择非成份券或备选成份券作为替代,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基金管理人通过评估投资组合整体与标的指数的偏离情况,动态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及优化,以确保组合总体特征与标的指数相似,并控制跟踪误差。
本基金运作过程中,当标的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发生明显负面事件面临违约风险,且指数编制机构暂未作出调整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及时对相关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进行调整。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如因指数编制规则调整或其他因素导致跟踪误差超过上述范围,基金管理人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跟踪误差进一步扩大。
本基金运作过程中,当指数成份券发生明显负面事件面临退市或违约风险,且指数编制机构暂未作出调整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及时对相关成份券进行调整。
同业存单指数化投资策略
(1)投资组合的构建策略
构建投资组合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划分层级、筛选目标组合成份券和逐步调整建仓。
划分层级:本基金根据同业存单的剩余期限、主体评级等因素将标的指数成份券划分层级,按照分层抽样的原理,确定各层级成份券及其权重。
筛选目标组合:成份券分层完成后,本基金在各层级成份券内利用动态最优化或随机抽样等方法筛选出与各层级总体风险收益特征(例如久期、凸性等)相近的且流动性较好(主要考虑发行规模、日均成交金额、期间成交天数等指标)的个券组合,或部分投资于非成份券,以更好的实现对标的指数的跟踪。
逐步建仓:本基金将根据实际的市场流动性情况和市场投资机会逐步建仓。
(2)投资组合的调整策略
定期调整:基金管理人将每月评估投资组合整体以及各层级同业存单与标的指数的偏离情况,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确保组合总体特征与标的指数相似,并缩小跟踪误差。
不定期调整:当发生较大的申购赎回、组合中同业存单到期以及市场波动剧烈等情况,导致投资组合与标的指数出现偏离,本基金将综合考虑市场流动性、交易成本、偏离程度等因素,对投资组合进行不定期的动态调整以缩小跟踪误差。
其他投资策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金费用,基金管理人还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用其他投资策略。例如,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或债券一、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机会进行跨市场套利;还可以使用事件驱动策略,即通过分析重大事件发生对投资标的定价的影响而进行套利;也可以使用公允价值策略,即通过对债券市场价格与模型价格偏离度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增/减仓操作;或运用杠杆原理进行回购交易等;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策略,本基金将在国内资产证券化品具体政策框架下,通过宏观经济、提前偿还率、资产池结构及所在行业景气变化等因素的研究,对个券进行风险分析和价值评估后选择风险调整收益高的品种进行投资;对于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的投资策略,将通过对证券行业分析、证券公司资产负债分析、公司现金流分析等调查研究,分析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及合理的利差水平,对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进行独立、客观的价值评估。
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基金管理运作的需要,基金管理人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目标的前提下,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履行适当程序后,相应调整或更新投资策略,并在招募说明书更新中公告。 |
分红政策 |
1、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分配,具体分配方案以公告为准,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2、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红利再投资所形成的基金份额按原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锁定;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3、本基金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如本基金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增加基金份额类别,则同一类别内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4、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5、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符合法律法规及基金合同约定,并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性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对基金收益分配原则和支付方式进行调整,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