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本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策略、股票投资管理策略和债券投资管理策略等。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在综合考量系统性风险、各类资产收益风险比值、股票资产估值、流动性要求、申购赎回以及分红等因素后,对股票(包括A股、存托凭证和港股通标的股票等)、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等类别资产的配置比例进行动态调整,以期在投资中到风险和收益的优化平衡。
股票投资管理策略
(1)“专精特新”主题的界定
本基金所指的“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符合《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等范畴的相关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主题相关上市公司为工信部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的上市企业及其更新。
“专精特新”主题本身会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和完善而不断更新,基金管理人将持续跟踪相关国家战略及配套政策的推出情况,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动态地对“专精特新”主题概念的具体涉及领域进行更新调整。
(2)量化选股策略
本基金主要通过多因子模型精选个股,结合风险模型控制组合风险、交易成本模型优化组合的交易成本,最终通过组合优化模型生成投资组合,以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表现的业绩水平。
通过“多因子模型”,从估值、成长、盈利能力、分析师预期和交易特征等多个大类因子对股票收益进行全面刻画和预测,在市场中挑选具备“估值便宜、盈利能力强、业绩高增长、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等优质特征的股票。其中估值因子涵盖市盈率分位数、股息率、市净率等指标,成长因子涵盖净利润增速、营业收入增速、PEG等指标,盈利能力因子涵盖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速等指标,分析师预期因子涵盖预期净利润增速变动、预期PE、分析师评级上调等指标,交易特征因子涵盖换手率、波动率、特异度等指标。
通过“风险模型”,控制投资组合对各类风险因子的敞口,包括基金规模、资产波动率、行业集中度等,力求主动风险以及跟踪误差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通过“交易成本模型”,根据各类资产的市场交易活跃度、市场冲击成本、印花税、佣金等数据预测本基金的交易成本,优化交易策略。
利用“组合优化模型”,在风险预算的总体框架下,综合考虑预期收益、风险贡献、交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构造风险调整后的最优投资组合。“组合优化模型”是结合自主开发的风险模型,将“多因子模型”挑选出的股票池,在满足指数成分约束、风格约束、跟踪误差约束等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超额收益为目标,输入自主开发的优化器生成最终的投资组合。
(3)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本基金的投资目标和股票投资策略,基于对基础证券投资价值的深入研究判断,进行存托凭证的投资。
(4)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
本基金可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适度参与港股市场投资,以增强整体收益。 |
分红政策 |
1、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分配,具体以届时基金管理人发布的分配方案公告为准,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2、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人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相应类别的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若投资人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3、基金收益分配后任一类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任一类基金份额净值减去该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4、本基金各基金份额类别在费用收取上不同,其对应的可供分配利润可能有所不同。本基金同一类别的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5、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