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采取积极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通过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运行态势、政策环境、利率走势、证券市场走势及证券市场现阶段的系统性风险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大类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进行分析评估,实现投资组合动态管理最优化。
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主要通过多因子量化投资模型,选取并持有具有成长性的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稳定地超越业绩基准。
西部利得多因子阿尔法模型在国际市场上广泛认可的多因子阿尔法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的特定规律,由本基金管理人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量化选股模型。多因子阿尔法模型是可容纳资金较大的策略,是本基金的主要量化策略。该模型步骤如下:
1)筛选有效因子
通过对投资理论的理解,对中国市场特定规律的研究,本基金管理人从市场可获得的公开大数据中寻找出对股票收益率有预测能力的因子,经过全面且深入的因子剖析后提炼出可靠因子,以期在未来能够形成对股票优劣的区分能力。随着市场的变化,有预测能力的因子也在动态变化。因子来源包括研究员预期,市值,技术面,成长,估值等。
研究员预期
随着证券行业研究员数量快速上升,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员对未来的利润情况的估算能力快速提升,研究员预期成为一个有效的因子,我们根据内部和外部研究员对上司公司未来盈利估算以及后续股票表现评价构成因子。
市值
根据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进行筛选。市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股票后续成长的空间。
技术面
根据股票的量价信息构成因子,包括股票累计收益率,股票收益率偏度,股票相对于指数协同度等。技术面因子能够有效的捕捉合适的股票买卖点。
财务成长性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的财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计算其净利润、收入等增长率以刻画其成长性。
估值
根据市净率P/B、市盈率P/E、股息率D/P,、市销率P/S等指标衡量股票目前估值水平,期望以较低价格买入股票。
2)因子评价
每一个因子都代表了一种选股逻辑。因子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深入理解因子性质及适用的市场环境。其中包括因子组合表现,因子流动性溢价,因子稳定系数,因子衰减速度等。因子评价结果是确定因子权重的重要依据。
因子组合表现
利用因子分值构建多空组合,该组合称之为因子组合。因子组合的风险因子敞口为零。以因子组合表现的稳定程度衡量该因子的区分能力。
因子流动性溢价
因子有效性可能来源于其对流动性的补偿,即低流动性股票在未来有较高收益的现象。在较大规模的基金管理前提下需控制因子流动性溢价。
因子稳定系数
因子稳定系数衡量因子评分的稳定程度,因子较高的稳定性意味着投资组合的低换手率。
因子衰减速度
每一期因子评分的因子区分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通过研究因子衰减速度可以衡量因子有效期,并配合恰当的换仓频率。因子衰减速度较快会导致很高的换手率,应当规避。
3)多因子汇总
基金管理人根据优化算法确定因子权重基准,再根据对市场环境的判断,基金规模,市场流动性等进行微调。多因子根据因子权重进行叠加后形成对每只股票的总体评分,以此对股票的优劣进行判断。
4)构建投资组合
利用多因子评分以及量化优化算法确定个股权重。参考市场流动性、基金规模、因子衰减速度等因素后找到最为合适的换仓频率,每隔一段时间对投资组合进行重新构建。
组合的构建风格偏向成长,既包括表现出稳定业绩增长的成长性蓝筹,也包括有未来成长空间的中小市值股票。
由于量化投资的分散化特性,多因子阿尔法组合的股票数量在200~500只之间,单只股票占股票市值比一般不超过2%,单只股票的黑天鹅事件对基金整体业绩影响有限,较多的股票数量也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
同业存单投资策略
本基金根据对存单发行银行的信用资质和存单流动性进行分析,严控信用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根据信用资质、流动性、收益率的综合考虑,选择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存单品种进行投资。信用资质分析,采用外部评级机构和内部评级相结合的方式,对信用风险进行审慎甄别。 |
分红政策 |
1、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0次,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该次可供分配利润的10%,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2、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相应类别的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投资者可对A类基金份额和C类基金份额分别选择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3、基金收益分配后各类基金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各类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该类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4、由于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而C类基金份额收取销售服务费,各基金份额类别对应的可供分配利润将有所不同,本基金同一类别的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5、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