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深入分析,在动态跟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所处的经济周期及趋势,分析不同政策对各类资产的市场影响和预期收益风险,评估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的估值水平和投资价值,确定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并适时进行调整。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票市场波动的核心在于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典型的经济领先指标,因此本基金对于股票等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主要依据对宏观经济、市场流动性、通货膨胀等因素的综合预期。本基金的股票类资产占基金资产投资比例主要依据预期流动性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关系,并考虑CPI和企业预期盈利水平来进行调整。
股票类资产占比
预期流动性增速<预期名义GDP增速 0-45%
预期流动性增速>预期名义GDP增速,且CPI非食品项上行引发通胀压力较大 35%-80%
预期流动性增速>预期名义GDP增速,且预期企业盈利增速上行 50%-95%
如果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符合上述比例限制,基金管理人应在10个交易日内调整使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达到对应的资产配置比例要求。
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依托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研究平台,重点布局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符合消费升级主题范畴的优势行业和产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股票投资策略筛选符合主题特征的上市公司股票。
1、消费升级主题的界定
本基金定义的消费升级主题是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型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一种主题。消费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基金通过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指引、居民消费升级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升级驱动的广义消费行业和产业,消费升级主题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必需消费:为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提供基础性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等行业。
(2)可选消费:在必需消费基础上,为居民提供更高层次需求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例如汽车、家用电器、休闲服务、地产、商业贸易、金融、电子、通信、计算机、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教育、传媒、健康产业等行业。
(3)其他消费:与消费行业相关,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为居民消费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和产业。
2、定性分析
本基金根据消费升级主题中周期性行业和弱周期性行业的不同属性分类研究。行业景气度和供需关系是周期性行业配置的重要依据,基金管理人主要通过分析以下特征作为定性分析的判断:
A、主要股东资信良好,持股结构相对稳定,注重中小股东利益;
B、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发展战略明晰,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优良的核心竞争力;
C、管理规范,企业家素质突出,具有合理的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组织架构。
D、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合理;
E、主营业务稳定运行,收入及利润保持合理增长,资产盈利能力较高;
F、财务管理能力较强;
G、公司拥有创新能力。
3、定量分析
对于符合主题范畴的股票,本基金将对反映公司质量和增长强力的行业收益率的三个因素作为定量分析的主要指标:
A、质量因子:如ROE,毛利率、周转率、现金流质量等;
B、估值因子:如P/E、P/B、EV/EBITDA等;
C、经济周期的景气指标:如行业PMI指数、终端消费数据、产能利用率、库存、通货膨胀等。
4、投资组合的动态调整
本基金通过研究投资组合中证券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合理风险水平下对组合进行优化,并参考证券的估值水平动态调整股票投资组合。
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在香港股票投资方面,本基金将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不使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境外投资额度进行境外投资。本基金对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投资,也将通过上述个股及行业优选策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优选相对于A股具有明显估值优势且质地优良的港股通标的股票。 |
分红政策 |
1、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2、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3、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4、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并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履行适当程序后酌情调整以上基金收益分配原则,此项调整不需要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但应于变更实施日前在规定媒介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