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主要根据不同类别资产的相对风险报酬比决定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当股票类资产估值水平高企导致其隐含的风险报酬率相对于其它类别资产的隐含报酬率明显下降时,将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择机降低股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反之亦反。
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股票投资将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消费、医药行业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精选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和内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股票选择上主要挖掘消费、医药行业中盈利模式独特、竞争优势明显,具有长期持续增长模式、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的优质上市公司,或者由于经济周期原因或市场情绪等造成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
本基金不低于80%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基金合同约定的消费、医药行业股票,针对沪深两市消费、医药行业全部上市公司,剔除其中不符合投资要求的股票(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或公司制度明确禁止投资的股票、涉及重大案件和诉讼的股票等)。
结合消费行业的特点,本基金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公开信息(包括财务数据)、第三方研究报告和研究员实地调研的结果,对目标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与投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评估备选公司的行业特征、经营状况、财务数据、业绩驱动因素等,从中选择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长期持续增长模式的公司或者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作为重点投资对象。拟投资的投资标的投资机会主要分为中长期投资机会和阶段性投资机会两类。
(1)中长期投资机会:
①产品差异化明显,有自主定价权,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品公司;
②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但体现为较强的规模经济性的企业。
选股思路为:中长期研究基于产业政策、消费趋势、供需力量边际贡献、行业壁垒、商业模式与技术变迁等因素对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影响选出细分子行业,然后比较子行业内上市公司战略、产品、渠道、资源与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评判拟投资企业的行业竞争地位以及业绩驱动因素,最后运用主营业务收入、EBITDA、净利润等预期增长率指标,结合公司营运指标(如固定资产周转率等)以及经营杠杆指标(如权益乘数等),对公司盈利的持续增长前景进行综合评价。投资价值评估是根据一系列历史和预期的财务指标,结合定性考虑,分析公司盈利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判断相对投资价值,主要指标包括:EV/EBITDA、EV/Sales、P/E、P/B、P/RNAV、股息率、ROE、经营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等。
(2)阶段性投资机会:
①在金字塔消费结构中竞争格局的变化或者因为竞争对手犯错给行业内其他公司弯道超车或者快速发展的机会;
②困境反转型企业;
③企业精耕细作,主力产品有吸引力且快速增长;
④公司质地不错,有很深的品牌护城河,但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公司治理有问题,大股东更替或者管理层换届带来的投资机会;
⑤通过选择具有并购能力、能够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经营规模扩张的公司,以及有被并购价值、资产或品牌价值明显、被并购后能够出现经营改善、利润水平大幅提高的公司。
(3)医疗保健行业投资策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内医疗保健行业将面临巨大需求,具体将产生以下几类投资机会。
①形成稳定的创新商业模式的高端制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三方面形成了稳固的先发优势,适宜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
②利基市场高速增长型制药及医疗设备企业,通常产品结构单一(单一制药品种或单一类型医疗设备),但所处的利基市场格局好,且处于需求快速增长区间,适宜在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期提前介入,中期持有;
③能够形成稳定且盈利能力有保障的商业模式的医疗服务类企业;
具有普通消费品属性的品牌制药企业,其产品通常具有消费者自主购买的特征,需求稳健成长且品牌优势明显,适宜以一般消费品的分析方式进行投资决策。
在行业配置策略的基础上,使用上述公司价值评估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考虑绝对估值水平和相对估值水平的基础上,对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投资标的。
此外,本基金将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密切的跟踪研究,把握股票估值水平的变化趋势,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技术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基金经理按照本基金的投资决策程序,审慎精选,权衡风险收益特征后,根据二级市场波动情况构建股票组合并动态调整。
消费、医药主题股票行业范畴的界定
本基金采用的行业分类基准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行业分类标准。目前,中证指数行业分类包括10个一级行业,25个二级行业。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医药以及与居民日常消费息息相关的4个一级行业、13个二级行业内的股票,具体范围如下表:
一级行业 二级行业
主要消费 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
食品、饮料与烟草
家庭与个人用品
可选消费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耐用消费品与服装
消费者服务
媒体
零售业
医药卫生 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
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工业 资本品
商业服务与商业用品
运输。 |